【車訊網 報道】早在30年前,就流行過這么一句話:開寶馬,坐奔馳。意思是說寶馬的操控性能好,開著它,能享受到挺不錯的駕駛樂趣。而坐奔馳特指大奔,也就是奔馳S級,超舒適。如今,以性能自居的車,越來越多,尤其電動車,由于加速快,常常被奉為亮點。但是,試駕新一代寶馬5系之后,我認為,要論駕駛樂趣,還得是寶馬。
新一代寶馬5系是在2024年引入我國的,全部為長軸距版,具備燃油、燃油四驅、純電、純電四驅等動力組合,內飾與7系如出一轍,配有L2級駕駛輔助,包括自動變道,車機是第9代寶馬操作系統(iDrive9),不僅能用“眼神”控車,還有三屏聯動、車載微信,以及華為應用市場,正因如此,新車亮點可以概括成4個字:智能駕趣。
這次試駕,它的操控、駕駛輔助和車機,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接下來,逐一與您分享。
首先,聊聊它的操控。
我試駕的這輛車是530,通俗說就是2.0T的高功版,匹配8AT和48伏輕混,按照廠家數據,百公里加速6.5秒,車媒同行的測試是6.18秒。
無論6.5秒,還是6.18秒,在電動車面前,這成績似乎沒什么可夸耀的。就拿寶馬i5來說,即使是入門級的35L,百公里加速也能達到6.7秒,至于性能更好的50L是4.2秒。還有更快的,售價68萬元的特斯拉S,百公里加速3.2秒,81萬元的特斯拉S高性能版是2.1秒。
電動車加速猛,不是技術有多先進,主要是電動機天生的特點。關于這一點,我有著很深的體會——從小學1年級起,每天都得坐公交車去學校,家門口有兩種車,7路公共汽車和105路無軌電車,我通常會選電車,因為它比汽車開得快。
加速快,就一定好?不見得。
比如,我參與過一個駕駛訓練營活動,科目之一是請來賓體驗百公里加速,然后一腳剎車踩死。那些來賓的家里基本都有車,駕齡不算短,可在60人當中,能順利做出0-100公里、100-0公里全過程的,最多三分之一。其余三分之二,顯得很緊張,似乎可以用心驚肉跳來形容。
再比如,每次試駕百公里加速4秒級或3秒級的車,有人就會在踩地板油時出現眩暈。專門做試駕的人尚且如此,普通駕駛者、尤其是駕駛技術不佳的人,恐怕更麻煩。
可見,加速快,當然好,但得有個度,而不是無條件地單純快。
530的加速,給人一種底氣十足,且安全、有把握的感覺。
即使用地板油起步,車身依舊保持平穩,這里的功夫之一,是底盤。
它的前懸架是雙叉臂,后懸架是多連桿,發動機前置后驅,前后軸的載荷非常接近,近乎平分。凡此種種,讓駕駛者在舒適的氛圍中,享受速度帶來的快感。尤其彎道中的疾馳,可能要比強調運動的3系稍遜,但在中大型車里,它的操控性能恐怕是數一數二的。
也就是說,它把速度、性能、舒適與安全,進行了平衡。沒有單純為了追求某一項,而降低其它,駕駛者因此獲得全方位的享受。
如此說來,它的加速是不是很溫和,不夠凌厲呢?
當然不是。530的動力相當充沛,加速過程很線性,沒有突兀感;初段加速沉穩有力,中后段沒有明顯衰減。比如,在時速100公里狀態下超車,稍一踩油門,就能把速度提上去,輕輕松松地完成超越。
如果想玩爆發,它也能滿足——方向盤換擋撥片的減擋鍵上,寫著“BOOST”,長按,即進入“真男人”模式,限時10秒,在這10秒之內,功率升高大約10千瓦左右,用它起步,特別痛快。說得夸張些,有點兒像航母上的彈射起飛。
總體來看,530的懸架調校偏向舒適,高速行駛時,車身平穩。從數據表看到,它的最高時速是250公里,只可惜我國沒有任何一條公路允許這么做——這要是在德國那幾條不限速的路段就好了。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德系車在高速中的表現,勝過其它車。
與混動相比,它的48伏輕混,主要是在發動機啟停和車輛起步兩個方面,起到一些促進作用,至于能耗方面的作用,不甚明顯。按照WLTC標準,百公里綜合油耗6.8升,我在高速公路上巡航100多公里后,儀表顯示油耗6.4升。
此次試駕為期5天,自動空調始終開啟,靠著一箱油共行駛875.5公里,續航剩余44公里。也就是說,在常規駕駛條件下,一箱油大致能跑900公里左右——如果用參加加油比賽的方式駕駛,鐵定過千不說,甚至有可能達到1200公里。我認為,這是個很棒的成績,同時也是電動車難以媲美的成績。
其次,聊聊它的駕駛輔助。
該車駕駛輔助為L2級,硬件主要是5個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,具備車道居中保持、車道偏離預警、倒車車側預警、主動制動、疲勞提示、開門預警、前方碰撞預警、交通標識識別、并線輔助、自動泊車、尋跡倒車等功能。
說到駕駛輔助,有人以為它是電動車的特長,其實不然。駕駛輔助乃至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,全球幾大汽車廠一直在研發,早在20多年前,當電子油門、電子轉向助力、車身穩定控制等配置逐漸普及時,駕駛輔助就已經初顯眉目。近些年,由于芯片性能不斷增強,自動駕駛越來越近。
此次試駕中,我多次開啟它的自適應巡航和居中車道保持,車在系統的控制下,走得很穩。只不過,手不能離開方向盤太久,否則儀表盤就會出現提示,提醒你不要忘乎所以。
事實上,每次駛上高速公路,系統如果偵測到路況不錯,車廂里就會響起一個甜美的女聲,問你要不要打開駕駛輔助。
在高速公路上,開啟駕駛輔助以后,前方如果出現慢車,抬頭顯示與儀表盤,會同時出現提示,詢問要不要變更車道。如果你想要,看一下左側的后視鏡,系統就會自動把車開過去。
如果沒法變更車道,車速會自動下降,跟隨而行。此時,抬頭顯示會出現提示。
該車配備V2X模塊,當旁車和設施同樣具備該模塊時,可實現前車緊急制動預警、闖紅燈預警和橫向來車碰撞預警。這項功能屬于新的發展方向,也就是車、路、云一體化。
上述3個預警,我雖然沒有實地體驗,但在試駕中,卻親身經歷了這樣一點事兒:
夜晚,時速約10公里,開啟右轉向燈,準備進院。正當要打輪時,車子突然被踩了一腳急剎,穩穩停住。幾乎同時,一個黑影,從車旁,一閃而過。
原來是個騎電動車的人,前后均無燈,加上深色衣服,沒能提前發現,但被駕駛輔助發現了,即將出現的麻煩,被徹底避免。
駕駛輔助當中的抬頭顯示,效果非常好,一是清晰度高,二是內容豐富,不僅能顯示行車信息,還有導航、提示和預警。比如下圖,臨近測速探頭時,它便提前告知,此外,還告訴駕駛者,前面有一段路面不平。
最后,聊聊它的車機。
車機硬件是高通驍龍的8155P,配第9代寶馬操作系統(iDrive9),擁有5G網絡、OTA升級、車載Wi-Fi、AR實景導航、手機映射等功能。
與寶馬的上代系統相比,這套新系統的智能語音響應速度更快,還增加了免喚醒和延時聆聽。語音控制的范圍包括導航、空調、電話和多媒體。
有趣的是,在試駕中,遇到過好幾次后排乘客低聲輕語,無意中激活了車機,便以關切的語調詢問:后排座的乘客,您好,有什么需要我幫助的?
液晶屏的界面可根據需求進行編輯,操作可以直接在屏上以觸摸方式進行,也可以使用中間平臺上的操作鍵。
個人所需的第三方應用程序,可隨時進行下載,非常好用。對了,車機里本身帶有收音機,這個看似很普通的配置,在如今有些車里,已經蹤跡全無,給使用帶來麻煩。
后排座有個31英寸的大型液晶屏,電動打開或收起,后排乘客在旅途中,可以借助它看電影。
車內氛圍方面,有2個特點,第一是氛圍燈的顏色很多,包括藍、紫、粉、橘、紅、白、黃、金、綠。第二是多種模式可任選,包括悅動、舒緩、影院、數字化藝術、靜謐。就拿靜謐模式來說,選擇后,娛樂靜音、來電屏蔽、遮陽簾與氛圍燈關閉。
寫在最后:駕駛樂趣,還得寶馬。
昔日,寶馬以操控贏得諸多贊譽,從而留下“開寶馬”的良好口碑;如今,新一代車型在智能駕趣方面,有著諸多精彩,所以我認為,要論駕駛樂趣,還得是寶馬。
更多內容:助您選車——寶馬5系車型配置盤點。點擊下圖可直接進入。
新一代寶馬5系,已于2024年在我國上市。新車包括燃油和純電兩大系列,燃油版分為525Li、530Li,以及530Li四驅,指導價43.99-52.59萬元;純電版的正式名稱叫寶馬i5,分為35L、40L和50L,指導價43.99-53.99萬元。本文對這款新車當中的燃油版,進行一番車型配置盤點,供您選車參考。